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中文服务 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中文服务

首页> 医院情报> 日本医疗信息> 详情

胰岛素注射技术关乎血糖控制成败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重要手段,尽早且规范使用会使患者获益更多。然而,对于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患者认知匮乏,就连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也存有较大差距。
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糖尿病晚期,胰岛素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

自1921年胰岛素被发现以来,历经近一个世纪,胰岛素注射装置从传统的注射器向注射笔和注射针头方向发展,儿童都能使用的注射笔和更短更细的注射针头,也应运而生。

即将在权威的《Diabetes & Metabolism》上发表的由全球100多位专家共同探讨制定的“注射技术新推荐”指出:注射技术和注射装置在糖尿病注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乎血糖控制的成败,这份报告值得向全球的医生、护士及糖尿病患者普及。

    虽然现代胰岛素注射装置非常先进、好用,但“打胰岛素”依然是个“技术活儿”。“注射技术新推荐”指出,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注射的角度和捏皮肤的手法、最佳的注射针头长度、合理的器具处理方案等。
   
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方案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四分之一处和臀部。总体来说,使用短效胰岛素或早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由于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在该部位导致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在平时的注射中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则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应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的现象出现,应停止再在该部位进行注射直至该现象消失。
   
针头长度、注射角度与捏皮
   
    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层,若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注射胰岛素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进行注射,以增加皮下组织的厚度,降低将胰岛素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若成人使用5毫米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则无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
   
注射笔用针头应一针一换
   
    为了使胰岛素注射更加舒适,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胰岛素注射治疗中,应尽量保证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一针一换。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快了解与掌握这些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规范地使用胰岛素,减少注射过程中的疼痛和并发症,从而使血糖控制更加安全、平稳。“规范注射、安全达标”,这是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特别声明:

页面编译自公开医疗信息,相关内容仅供参考,绝非针对个人的医学建议。

了解本站的服务

通过视频快速了解国立国际(日本体检机构)

精密体检套餐说明

精密体检、癌症筛查可追加项目

国立国际中文服务流程说明

延伸阅读

光阴礼赞:早期癌症筛查带来的治愈希望

收获安心:国立国际胃肠镜检查体验